西安人都注冊了,還不快來?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×
本帖最后由 啊嘟嘟 于 2019-11-11 13:34 編輯
第四屆“中華老子古銀杏文化節(jié)”盛大開幕 要問秦嶺何時美,一定少不了那深秋之際的色彩斑斕。向南望,望見終南漫山紅遍、層林盡染,仿佛大自然一年積累的色彩全在深秋停住了腳步。 在秦嶺北麓的樓觀臺宗聖宮前,每到初冬時節(jié)便門庭若市。金黃色的樹葉仿佛被金色包裹,陽光下熠熠生輝,讓人們產(chǎn)生了諸多的美好聯(lián)想。 樓觀臺,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,道教樓觀的發(fā)源地,因其說經(jīng)臺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,常稱樓觀臺。位于秦嶺北麓中部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境內,東距西安70公里,西距周至縣城15公里,是著名的圣跡游覽地,號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,被譽為“天下第一福地”。 這里是春秋時著名哲學家、道教始祖老子說經(jīng)傳道之處。依山傍水、千峰疊翠,這里一株古銀杏樹位于樓觀臺宗圣宮院內,相傳是先哲老子東出函谷講經(jīng)說道在樓觀時親手所植。1972年曾遭火燒,樹心已空,只剩下薄薄的外皮,但大樹依然枝繁葉茂?,F(xiàn)樹徑將近3米,高約15米,比秦嶺北坡另一棵“網(wǎng)紅”銀杏樹還早1200年。 這棵古銀杏樹,位于樓觀宗圣宮三清殿旁側,現(xiàn)成為國家重點保護古樹名木,2016年11月被評為中國“十大最美古銀杏”。2017年,它與黃帝手植柏一起被陜西省林業(yè)廳納入古樹名木復壯重點項目。這株銀杏猶如一張樓觀的名片,向全世界展示著樓觀這塊福地的古老與文明,訴說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強勁與博大。 2019年11月10日,農(nóng)歷十月十四,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(qū)宗圣宮遺址區(qū)。雖已立冬,此處仍是一派生機盎然之景象。2019樓觀·鹿邑·函谷關——第四屆“中華老子古銀杏文化節(jié)”在這里盛大啟幕。 站在不同的角度眺望這株古樹,它既像一幅金黃色的中國地圖,又神似一條中國龍的龍頭,彰顯著樓觀的“中國心”。與許多地區(qū)的銀杏樹不同,樓觀宗圣宮古銀杏樹有著葉片晚黃的特點。當別處的銀杏樹葉已掉得所剩無幾,這株古樹方才換上金裝,盡情展示它古樸、遒勁與壯麗兼具的美感。 宋代高僧釋慧空有詩云,“蟠桃一實三千年,銀杏著子三十載”。銀杏是樹中的老壽星,又稱“公孫樹”,因“公種而孫得食”得名,歷來備受推崇與喜愛。說到長壽,老子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壽星,相傳其生于公元前571年,卒于公元前471年,享壽101歲。“中華老子古銀杏文化節(jié)”更是將二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,將美好的寓意帶給廣大市民與游客們。 在剛剛過去的幾天里,文化節(jié)一系列前期活動已順利進行。在老子故里——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景區(qū)太極殿前舉辦了迎請故土儀式;在老子人生的轉折點——函谷關,通過《千里尋跡圖》蓋印迎請老子入關傳經(jīng);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(qū)舉行了莊重的“迎老子故土”儀式。 上午10時許,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(qū)宗圣宮遺址前,蒞臨現(xiàn)場的領導、文化界嘉賓和熱心群眾共同完成了培土儀式,將取自老子故里的土壤培植到老子手植銀杏樹下。隨后,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景區(qū)管理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王明宣布2019樓觀·鹿邑·函谷關——第四屆“中華老子古銀杏文化節(jié)”正式開幕,西安曲江樓觀道文化景區(qū)管理有限公司肖永俠女士為《千里尋跡圖》最后一站鈐印。典禮后半程,舞蹈《踏歌》、古琴演奏《采薇》、秦腔、武術表演等一系列精彩的文藝演出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。 “巖稱虎嘯馴何跡,石出雞鳴叩有音。古柏高枝銀杏實,幾千年物到而今。”銀杏、古柏,歷來備受文人墨客推崇。即便在民間,尋常百姓對銀杏的喜愛也從未消失過。深秋時節(jié),銀杏樹上滿是黃葉,頗為美麗壯觀。閑暇時驅車前往終南山古樓觀歷史文化景區(qū)觀賞老子手植銀杏,已成為近年來西安及周邊市民一項新的休閑文化活動。 與其他許多地區(qū)的銀杏樹不同,樓觀宗圣宮古銀杏樹有著葉片晚黃的特點。本周時間,它將披上“黃金甲”,靜靜等待人們前來觀賞。 據(jù)悉,本屆文化節(jié)將持續(xù)至12月1日。接下來的日子里,“尋九柏 覓老子”親子家庭跑、“‘杏’會樓觀·愛我中華”攝影周活動將陸續(xù)開展。歡迎廣大游客及市民朋友們前往宗圣宮遺址區(qū)免費參觀游覽,一飽美景盛宴。 實景拍攝 圖文編輯: 杜春玉 攝影:嘟嘟視覺
|